2019年自考企业文化章节重要知识点总结

发布日期:2019-07-24 05:07:19 编辑整理:辽宁省自考网 【字体:

第一章 企业文化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人类实践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特别是作为企业心理习惯的企业价值。

3、7s管理框架:即麦肯锡7S框架,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人员(Staff)、技巧(Style)、作风(Style)、最高目标(Super ordinate poals)。

4、知识经济:与服务型经济具有同等意义,指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后工业文明,它是以现代高科技(尤其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龙头的知识密集型经济。

二、选择题

1、中国社会中的文化概念最早见于《易经》。

2、《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人文化成是最早出现的文化概念。

3、文化指武力相对的文治教化。

4、文化包含了三个分支:行为模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5、企业文化在日本称为社风,在美国称为公司文化。

6、企业文化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

7、企业行为文化包含:显性要素、隐性要素。

8、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管理、经营、竞争、扩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9、企业文化管理功能的子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教育功能。

10、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奎恩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杰明·斯耐主张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广义文化及狭义文化?

文化的理解:

广义:行为文化(行为模式)、物质文化(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的统一

狭义:精神文化(精神文明)

《辞海》文化:

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结构

2、企业文化的内容及核心?

内容:(1)第一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

(2)第二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文化中的显性要素、隐性要素;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基础要素、产品要素、环境要素;企业精神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引导要素、制约要素、习惯要素

(3)第三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行为显性要素中的行为礼仪规范、语言礼仪规范、仪表礼仪规范等;企业物质文化产品要素中的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吉祥物;企业精神文化核心要素中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

(4)企业文化还存在着一系列更低层次的构成要素

核心:(1)企业文化的所有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

(2)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有机整体的核心

3、企业文化的形成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

动因: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4、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具体方式?

(1)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采用磨合的方式

(2)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中的取舍原则:

1)企业的取舍客观上必须基于企业实践经验

2)企业的取舍主观上必须基于各类人员的价值观

5、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有哪些?

作用:就是管理、经营、竞争、扩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1)企业文化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2)企业文化的四种作用是企业文化的基本作用

(3)企业文化的诸多作用是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系统

作用途径:

(1)就是将企业文化运用于实际的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企业竞争和企业扩张之中;

(2)就是对企业管理文化、经营文化、竞争文化各扩张文化的实际塑造;

(3)塑造企业管理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过程。

塑造企业经营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的过程,

塑造企业竞争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竞争的过程,

塑造企业扩张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扩张的过程。

6、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1)精神性特征(2)习惯性特征(3)稳定性特征(4)同化性特征(5)可塑性特征

7、企业文化的对象有哪些?

(1)将其视为企业文化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2)将其视为企业自学考试课程的研究对象;

(3)将其视为企业文化自学考试教材的研究对象。

8、企业文化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1)调查与统计(2)对比与借鉴(3)抽象与塑造(4)案例研究

9、怎样理解企业文化的兴起过程?

(1)日本人的经济奇迹(2)美国人的深刻反思

10、简述《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的内容?

作者: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学院的理查德·帕斯卡尔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的安东尼·阿索斯于1981年撰写出版。

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任何明智的管理都涉及七个变量即: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人员(Staff)、技巧(Style)、作风(Style)、最高目标(Super ordinate poals),即7S管理框架战略、结构、制度是硬管理要素。

(1)战略指的是企业的战略规划问题;

(2)结构指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的特征;

(3)制度指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递方式。

人员、技巧、作风、最高目标是软管理要素。

(1)人员指企业的全体雇员包括雇员基本情况;

(2)技巧指企业包括主要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 员的总体技能水平;

(3)作风指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作风即他们达成 织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和行为方式;

(4)最高目标指企业用以凝聚全体员工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

《日本企业管理》作者以麦肯锡咨询公司的7S管理框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日本的公司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美国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等得出结论:美国、日本企业的差别不在于硬S 的不同,而在于软S的差异,日本企业的软S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日本企业管理》不仅为企业的成功和美国企业寻找自身的不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和经验根据,并被美国很多大学定为研究企业文化的必读书。

11、简述《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的内容?

作者:威廉·大内是美籍日本人

Z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找到协调每一个人的努力以便产生最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增加信任、增加微妙性、增加亲密性。

大内将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称为A(American)型模式,日本的管理模式称为J(Japan)型模式,并以A、J模式为基础阐述了Z型模式:

各方面表现 

J型采用 

A型采用 

Z型提倡 

在雇佣方面  终身雇佣制  短期雇佣制  长期雇佣制 
在评价和晋级方面  缓慢的考核与提拔,10年之后才可能得到不同的晋升  迅速的考核和提拔,三年内没有重大升迁就是失败  缓慢的考核与逐步的提拔制度 
在职业发展方面  非专业化的事业历程  专业化的使用经历  中等程度的专业化以使职工适应各种工作 
在控制方面  微妙、含蓄、内在的方式进行控制  明确的、形式化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管理控制的含蓄方面与明确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在决策过程方面  集体决策的方式  个人决策的方式  一种集体研究与个人决策相结合的“统一思想式”的决策方式 
在承担责任方面  集体负责制  个人负责制  个人负责制 
在企业关怀方面  全面关怀的方式  有限度的关怀方式  全面关怀 

美国企业应当找到从A型模式走向Z型模式的方式,增加企业的信任、微妙性、亲密性,制定明确而又被普遍接受的企业宗旨来实现。

12、简述《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的内容?

作者:迪尔和肯尼迪

该书肯定了强文化是企业制胜之道。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区别在于有些企业的文化属于强文化,有些属于弱文化。强文化指那种很有凝聚力,每个职工都知道企业的目标,并努力为这些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文化;弱文化指那些支离破碎,职工分成不同的派别,各自怀有不同动机的文化。强文化的影响总是积极的影响,弱文化总是消极的影响。

企业文化有五个要素:

(1)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极为广阔的社会和业务环境,包括市场、顾客、竞争者、技术等;

(2)价值观:指的是一个组织的基本理念和信仰,一般以具体的、具有企业个性的言辞表达出来;

(3)英雄人物:具有四个标准-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具有不可动摇的个性和作用;行为超呼寻常,但离常人并不遥远;英雄是通过在整个组织内传播责任感来鼓励全体员工的,并且其鼓舞作用不会随着英雄本人的去世而消失;

(4)习俗和仪式:是在企业日常生活中经常反复出现、人人知晓而又没有明文规定的东西;

(5)文化网络:与企业正式信息或消息传播渠道相平行的一条隐蔽的非正式的沟通渠道。

13、简述《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一书的内容?

企业共有的革新性的文化品质有八种:

(1)贵在行动(2)接近顾客(3)鼓励革新,容忍失败(4)以人促产(5)领导身体力行,并以价值观为动力(6)不理本行(7)精兵简政(8)宽严相济,张驰结合,善于处理矛盾

14、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有何推动作用?

(1)推动了企业跨文化管理和经营          

(2)衍生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行业

(3)造就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员工     

(4)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消费需求

(5)导致了无孔不入的文化经营环境

15、索尔洁公司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的企业应该自觉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注重推行属于服务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管理模式。



第二章 企业文化内容

一、名词解释

1、企业行为文化:是通过全体员工的企业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2、企业行为:指企业员工和员工之间以及企业员工和相关的非企业员工之间“与企业工作相关”的一切交往行为。

3、企业物质文化:是以企业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4、企业精神文化:就是广义的企业精神。

5、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据以进行价值选择的基本观念。

6、企业理念:是企业据以进行事实选择的基本观念。

7、企业精神:指企业员工所有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

8、企业规范与制度:是企业中带有某种强制型的制约员工行为的规则,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9、企业伦理:就是企业道德,表明企业的善恶标准和道德标准。

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的最基本内容或企业文化的第一层要素包含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三大基本要素。

2、企业行为包含企业正式行为和企业非正式行为。相应于企业正式行为的行为文化的具体要素称为显性要素,相应于企业非正式行为的行为文化的具体要素称为隐性要素。

3、企业行为文化的显性要素,集中表现为企业交往礼仪,特别是行为礼仪规范、语言礼仪规范和仪表礼仪规范。

4、企业交往礼仪就是企业员工之间、企业员工与非企业员工之间进行相互交往的礼节。

5、企业交往礼仪的内容仪表礼仪规范、行为礼仪规范和语言礼仪规范。

6、基础要素的子要素: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吉祥物。

7、产品要素的子要素:产品本身、产品包装、服务。

8、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要素包含:核心要素、引导要素、制约要素、习惯要素。

9、核心要素指企业精神文化中起支配作用的要素。

10、核心要素包含: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与(狭义的)企业精神三个子要素。
 

第三章 企业文化评价

一、名词解释

1、价值:作为关系范畴,指的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的结构、需要和能力是否相符合、相统一的性质。

2、价值观:价值观念,指人们关于价值的一定的倾向、信念、主张和态度的系统。

3、企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指人们关于价值的一定倾向、信念、主张和态度的系统,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于企业价值生活和价值选择活动的总结、概括和提炼。

4、以人为本:即“以人为目的”和“以人为手段”。

二、选择题

1、所谓企业文化的性质,指企业文化的优劣(或好坏)性质。

2、企业文化性质的绝对性,就是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我们都可以从整体出发,将其视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劣质企业文化。

3、判断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包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4、优质企业文化必须符合认同性标准。

5、企业文化的个性和企业文化的统一性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统一性是相对于企业文化内部来说的,指构成企业文化的各个部分或要素围绕着共同的灵魂(企业价值观)相互一致与和谐;个性是相对于企业文化外部来说的,指统一的企业文化相对于目标市场和社会大众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企业文化的独特特征。

6、企业文化的优化就是将劣质企业文化优化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将基本优质的企业文化优化为更优质的企业文化。

7、企业优化途径是为企业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8、企业基本价值观是整个系统的最终基础,企业价值评价的最终标准,构成了人们思维和行动的基本的价值选择依据。
 

三、简答题

1、企业文化相对性性质及其表现

企业文化的性质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优劣问题或好坏问题。

表现:

(1)相对于条件的相对性: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条件而言的

(2)相对于时间的相对性: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而言的

(3)相对于地点的相对性: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地点而言的

2、什么是企业文化的绝对性?

企业文化的绝对性就是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我们都可以从整体出发,将其视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劣质企业文化

3、如何理解企业文化标准的两重性?

判断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包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1)形式标准:就是指企业文化在构成形式方面的标准,这种标准不涉及到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2)内容标准:就是指企业文化在构成内容方面的标准,这种标准所涉及到的不是企业文化的形式,而是企业文化的内容

4、简述中国与西方古代关于人性的观点比较?

西方古代哲学:

(1)人的感性需要(感性幸福)更能体现人的本性(自然性),理性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追求感性幸福(2)人的理性本身(道德追求)更能体现人的本性,感性欲望应该受到理性的指导,甚至控制

中国古代哲学:

人性向善的理论与西方哲学中的突出理性本身的人性论相类似,因为向善意味着“克制人的感性欲望”,而突出理性也意味着“克制人的感性欲望”中国哲学的人性为恶的理论与西方哲学中的突出感性需要的人性论相似,因为“为恶”强调的是“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而突出感性需要强调的也是“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有些人性本善,有些人性本恶,有些人性善恶相混,西方古代哲学中不怀疑热是感性与理论的统一体,只是在强调人的本性时有所侧重罢了。

5、简述人性中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内容?

(1)人性中的先天因素。人性中的先天因素主要是人的自然因素

(2)人性中的后天因素。后天的人性论决定于社会环境和人的选择,人是环境的产物

人性作为后天环境影响和自我选择的结果,应该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3)人性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

6、简述企业以人为本的完整含义?

(1)以人为本的两种对象: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本

(2)以人为本的完整含义: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手段

7、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目的?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目的:

A、积极或肯定意识的工作;B、消极或否定意义上的工作;

(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目的:

A、真正以股东为目的;B、真正以顾客为目的;

C、真正以员工为目的:企业应该保证员工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并努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生活条件;企业应该保证员工基本精神生活需要,并努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精神生活条件;

8、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手段?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手段:A、企业努力使社会中各种与企业相关的组织服务于企业

B、企业努力使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于企业

(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手段:A、企业努力使股东服务于企业

B、企业努力使顾客服务于企业

C、企业努力使员工服务于企业

9、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坚持辨正的优化观?

(1)坚持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的统一(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的辨正统一;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辨正统一的基础:以人为目的构成了这一辨正关系的基础)

(2)坚持经济反展与伦理建设的统一

(3)坚持共性原则与个性原则的统一

10、STP夸大其词的产品宣传对中国市场有何启示?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毕竟比较短暂,市场规则尚不完善,企业自律意识也很欠缺,甚至有些企业有意无意地将企业赢利与企业伦理对立起来,从而为了企业赢利,总是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虚假地广告宣传,误导顾客,欺骗顾客,其实真正能够持久壮大的企业总是能具有伦理精神的企业。
 

第四章 企业文化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管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管理的目的无非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使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整合成能够完成组织经济及社会目标的整体。

2、企业文化管理:就是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使企业员工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3、企业文化氛围:就是企业文化气氛,就是企业员工在企业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所看到,所听到和所感受到的企业中一切行为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气氛。

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2、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丛林阶段。

3、20世纪30年代的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弗雷德立克。温斯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亨利。法约尔的“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4、泰勒的管理理论可以看成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经典代表。

5、韦伯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理论。

6、1916年,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7、管理职能理论经营六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8、管理职能理论管理五因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9、行为科学理论大致包括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三个方面:关于人性(或人的需要)的理论、关于激励的理论、关于群体动力的理论。

10、人性理论包含:美国行为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关于“社会人”假说的理论,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于1957年提出的“X-Y理论”,莫尔斯和洛希提出的“超Y理论”等。

11、美国心理学家爱尔德弗提出了ERG理论。ERG分别是指生存、关系、成长三个英文词汇的第一个字母。

12、霍曼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群体模型认为,组成群体的要素包含四个方面:活动、相互作用(信息沟通和行为响应)、思想情绪(群体成员的态度、感受、意见、信念、思维过程等)、群体规范。

13、人,在企业管理中不仅是其核心对象,而且也是最难管理的对象。

14、能否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系统,并有效地加以贯彻,是整个企业文化管理能否实现地关键。

15、在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是提炼“优质”的企业基本价值观。
 

 三、简答题

1、企业管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3)管理丛林阶段

2、泰勒的管理理论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1)最佳动作原理  (2)合理的日工作量原理  (3)第一流工人制

(4)刺激性付酬制度 (5)职能管理原理 (6)例外原理 (7)“精神革命论”

3、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把全部组织活动划分为基本的作业,作为公务分派给每一个成员

(2)各种公务(职位)按照职权的等级原则加以组织,每一职位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由此构成一个层次体系

(3)组织中人员的任用,完全按照职务上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和教育培训来实行

(4)管理人员应该是职业管理者,有固定的工资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5)管理人员须严格遵守组织的规则与纪律,不受任何情感影响,保证规则和纪律的执行

(6)组织中的各级官员必须完全以理性为指导,不带个人的目标影响,没有情感、偏爱、仇视等

4、法约尔的管理责任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经营六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2)管理五因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十四条管理原则:分工原则、权限与责任原则、纪律原则、指挥或统一原则、尊重等级和横搭跳板原则、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报酬原则、集权原则、等级系列原则、秩序原则、公平原则、保持人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原则、集体精神原则

5、梅奥的社会论解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社会人”假说的内容包括:

(1)企业职工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需要友谊、尊重。

(2)企业中除正式组织(如厂部、车间、班组)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如价值观、行为规范、办事原则、信念等)

(3)新型的企业领导,其能力体现在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职工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方面

6、怎样理解“X-Y理论”和“超Y理论”?

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学说称为X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大多数人都天生懒惰,没有抱负,逃避责任,宁愿被领导,他们把个人安全看得高于一切,一有机会就逃避工作,是金钱刺激和外在强制。

麦格雷戈把自己的管理学说称为Y理论,根据Y理论,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一旦拥有了某种刺激(如尊重,爱),人们还会承担责任,解决只有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处理好的问题。

超Y理论是(权变理论)由莫尔斯和洛希提出:蓝领员工更适应运用X理论,白领员工更适应运用Y理论。X理论关于人的理解与“经济人”明显相似,而Y理论关于人的理解则与“社会人”明显相似。

7、激励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需要层次论(2)双因素理论(3)ERG理论(4)成就需要理论(5)强化理论(6)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7)期望理论

8、什么是群体理论?

(1)四要素及八要素论:

四要素:活动、相互作用(信息沟通和行为响应)、思想情绪(群体成员的态度、感受、意见、信念、思维过程等)、群体规范。

八要素:成员的共同性、群体规模的大小、群体与外部的关系、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群体的地位、目标的达成、信息的沟通、领导的要求与压力。

(2)群体行为论:取决于群体领导的技能和其他特性,还取决于群体成员的态度、知识技能,以及群体所负任务的各种特性、群体的结构和内部控制、群体所处的处境及其与高层(组织、社会)的关系。

(3)敏感性训练理论:对于自己的感情、情绪,以及自己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自己同别人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敏感性。

(4)群体动力论:群体领导方式动力、群体组织形式动力、群体结构性质动力、群体公约动力、群体多数动力。

9、怎样评价行为科学理论?

(1)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优点:

因将心理学引入管理理论,从而避免了古典管理理论仅仅依据机械力学来建构管理理论的的局限;在重视主观因素的过程中被看成有感情、有需求、有信念的“社会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

基本局限于从个人(心理)的角度来探讨人,而没有立足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来探讨人,人的认识缺乏完整性和整体性;它对于群体研究还没有上升到企业这一特殊的组织水平,特别是没有将企业作为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的组织来研究,企业尚没有明晰地被看成是一个特殊(作为社会经济单位)的组织,被看成是一个“孤立的系统”。

10、西蒙的决策理论包含的内容?

(1)管理决策论(2)决策过程论(3)决策准则论(4)技术决策论

11、怎样评价管理丛林理论?

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理论便进一步深化了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理性)”的管理理论,并使之更为成熟与完善,具备了真正的“科学”(量化)性质,正因为如此,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理论尽管业包含了关于企业文化的某种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理论象古典管理理论一样,存在着重视物的因素,重视人的理性因素而忽视人的感情因素的特征。

12、怎样理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产生的逻辑必然性?

(1)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A、古典管理理论使最初的肯定阶段;

B、行为科学管理使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否定阶段;

C、管理丛林阶段的管理理论是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这一“否定”阶段的“否定之否定”阶段:首先作为否定之否定的阶段,管理丛林阶段首先表现为对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更高层次上的“回复”;其次,作为否定之否定阶段,管理丛林阶段其次表现为对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的“扬弃”。

(2)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逻辑地位

A、相对于管理丛林时代管理理论上来说,企业文化管理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它扬弃了管理丛林阶段过分注重物和理性的人的管理模式。以及过分注重依据自然科学的量化的管理模式,而保留了管理丛林时代管理理论中对于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视。

B、相对于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来说,企业文化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它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复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于人的管理以及人的情感等因素管理的重视,立足于“文化”来研究人和对人的激励问题。

C、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来说,企业文化阶段其实是对于以往所有阶段管理理论的辨正扬弃阶段:

13、如何阐述企业管理文化的含义?

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的过程,塑造和贯彻企业文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的过程之中。

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形成共同的优质企业价值观系统;实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第一层含义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方式,是实现第二层含义(企业文化管理的直接目的)的手段。

第二层含义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直接目的,尽管对第一层含义来说表现为目的,对第三层含义(企业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来说,则表现为手段。

第三层含义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其最后实现直接依赖第二层的实现,间接依赖第一层含义的实现。

14、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什么?

能否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并有效地加以贯彻,是整个企业文化管理能否实现地关键。(1)必须提炼优质地企业价值观系统(2)必须有效地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

15、怎样提炼企业价值观系统?

(1)提炼的组织:

A、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必须担任这一组织的最高领导

B、企业的其他主要人员必须参与这一组织

(2)提炼的基础:

A、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B、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部联系

C、是企业隶属的行业和企业所产生的产品

(3)提炼的方式:

A、企业的实践经验

B、企业各类人员的价值观

(4)提炼的程序:

A、确立提炼企业价值观的基础

B、企业状况、原有企业文化和员工意向的调查

C、实际的提炼过程

D、评估与修改工作

16、如何以内在方式观察企业价值系统?

(1)以一种引导的方式:A、以目标牵引价值观   B、以英雄激发价值观   C、以表率倡导价值观

(2)以一种激励的方式:以激励倡导价值观

(3)以一种关怀的方式:以关怀培育价值观

(4)以教育的方式:以教育塑造价值观

17、如何以外在方式观察企业价值系统?

制度与规范:以约束保证价值观

企业文化:以氛围营造价值观

18、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和观察企业价值观的关系?

企业文化氛围(企业行为、物质、精神文化氛围)一方面是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的结果;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进一步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的方式;

首先是先提炼企业价值观系统;

然后依据企业价值观系统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塑造企业行为、物质、精神文化);

最后通过企业文化(企业行为、物质、精神文化氛围)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

19、观察企业价值观系统的三种方式内在联系怎样?

内在的方式、外在的方式、氛围的方式三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内在的方式意在让全体员工主动去做;外在的方式意在强制全体员工必须去做;氛围的方式则保证全体员工不知不觉地去做。

企业在提炼企业价值观系统后,必须通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立体方式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以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

20、如何评价海尔集团OEC管理模式的作用?

O-全面的、E-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天、C-控制与清理。全面地对每一个人每一天所做的事情进行控制和清理,从而做到“日事日毕、日请日高”,“总帐不漏相,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A=(F动-F阻)/M,其中,A表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F动表示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包含海尔人经常谈到的三个动力,即基础管理的止退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科技发展的提升力,创国际名牌、市场占有率扩大的推动力);F阻表示影响企业发展的阻力之和(包含海尔人经常谈到的二个阻力,即来自企业内部自身惰性的下滑力、来自企业外部竞争对手的压力);M表示企业的质量(即规模)。

整个斜坡定律表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与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的差成正比,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


本文标签:辽宁自考 管理类 2019年自考企业文化章节重要知识点总结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lnzk.ln.cn

本文地址:http://www.lnzk.ln.cn/gll948/21365.html


《辽宁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辽宁自考便捷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串讲笔记 > 管理类

2019年自考企业文化章节重要知识点总结

日期:2019-07-24 17:36:19  整理:辽宁自考网  浏览(

第一章 企业文化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人类实践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特别是作为企业心理习惯的企业价值。

3、7s管理框架:即麦肯锡7S框架,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人员(Staff)、技巧(Style)、作风(Style)、最高目标(Super ordinate poals)。

4、知识经济:与服务型经济具有同等意义,指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后工业文明,它是以现代高科技(尤其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龙头的知识密集型经济。

二、选择题

1、中国社会中的文化概念最早见于《易经》。

2、《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人文化成是最早出现的文化概念。

3、文化指武力相对的文治教化。

4、文化包含了三个分支:行为模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5、企业文化在日本称为社风,在美国称为公司文化。

6、企业文化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

7、企业行为文化包含:显性要素、隐性要素。

8、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管理、经营、竞争、扩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9、企业文化管理功能的子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教育功能。

10、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奎恩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杰明·斯耐主张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广义文化及狭义文化?

文化的理解:

广义:行为文化(行为模式)、物质文化(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的统一

狭义:精神文化(精神文明)

《辞海》文化:

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结构

2、企业文化的内容及核心?

内容:(1)第一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

(2)第二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文化中的显性要素、隐性要素;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基础要素、产品要素、环境要素;企业精神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引导要素、制约要素、习惯要素

(3)第三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行为显性要素中的行为礼仪规范、语言礼仪规范、仪表礼仪规范等;企业物质文化产品要素中的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吉祥物;企业精神文化核心要素中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

(4)企业文化还存在着一系列更低层次的构成要素

核心:(1)企业文化的所有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

(2)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有机整体的核心

3、企业文化的形成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

动因: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4、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具体方式?

(1)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采用磨合的方式

(2)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中的取舍原则:

1)企业的取舍客观上必须基于企业实践经验

2)企业的取舍主观上必须基于各类人员的价值观

5、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有哪些?

作用:就是管理、经营、竞争、扩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1)企业文化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2)企业文化的四种作用是企业文化的基本作用

(3)企业文化的诸多作用是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系统

作用途径:

(1)就是将企业文化运用于实际的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企业竞争和企业扩张之中;

(2)就是对企业管理文化、经营文化、竞争文化各扩张文化的实际塑造;

(3)塑造企业管理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过程。

塑造企业经营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的过程,

塑造企业竞争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竞争的过程,

塑造企业扩张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扩张的过程。

6、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1)精神性特征(2)习惯性特征(3)稳定性特征(4)同化性特征(5)可塑性特征

7、企业文化的对象有哪些?

(1)将其视为企业文化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2)将其视为企业自学考试课程的研究对象;

(3)将其视为企业文化自学考试教材的研究对象。

8、企业文化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1)调查与统计(2)对比与借鉴(3)抽象与塑造(4)案例研究

9、怎样理解企业文化的兴起过程?

(1)日本人的经济奇迹(2)美国人的深刻反思

10、简述《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的内容?

作者: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学院的理查德·帕斯卡尔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的安东尼·阿索斯于1981年撰写出版。

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任何明智的管理都涉及七个变量即: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人员(Staff)、技巧(Style)、作风(Style)、最高目标(Super ordinate poals),即7S管理框架战略、结构、制度是硬管理要素。

(1)战略指的是企业的战略规划问题;

(2)结构指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的特征;

(3)制度指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递方式。

人员、技巧、作风、最高目标是软管理要素。

(1)人员指企业的全体雇员包括雇员基本情况;

(2)技巧指企业包括主要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 员的总体技能水平;

(3)作风指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作风即他们达成 织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和行为方式;

(4)最高目标指企业用以凝聚全体员工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

《日本企业管理》作者以麦肯锡咨询公司的7S管理框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日本的公司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美国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等得出结论:美国、日本企业的差别不在于硬S 的不同,而在于软S的差异,日本企业的软S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日本企业管理》不仅为企业的成功和美国企业寻找自身的不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和经验根据,并被美国很多大学定为研究企业文化的必读书。

11、简述《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的内容?

作者:威廉·大内是美籍日本人

Z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找到协调每一个人的努力以便产生最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增加信任、增加微妙性、增加亲密性。

大内将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称为A(American)型模式,日本的管理模式称为J(Japan)型模式,并以A、J模式为基础阐述了Z型模式:

各方面表现 

J型采用 

A型采用 

Z型提倡 

在雇佣方面  终身雇佣制  短期雇佣制  长期雇佣制 
在评价和晋级方面  缓慢的考核与提拔,10年之后才可能得到不同的晋升  迅速的考核和提拔,三年内没有重大升迁就是失败  缓慢的考核与逐步的提拔制度 
在职业发展方面  非专业化的事业历程  专业化的使用经历  中等程度的专业化以使职工适应各种工作 
在控制方面  微妙、含蓄、内在的方式进行控制  明确的、形式化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管理控制的含蓄方面与明确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在决策过程方面  集体决策的方式  个人决策的方式  一种集体研究与个人决策相结合的“统一思想式”的决策方式 
在承担责任方面  集体负责制  个人负责制  个人负责制 
在企业关怀方面  全面关怀的方式  有限度的关怀方式  全面关怀 

美国企业应当找到从A型模式走向Z型模式的方式,增加企业的信任、微妙性、亲密性,制定明确而又被普遍接受的企业宗旨来实现。

12、简述《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的内容?

作者:迪尔和肯尼迪

该书肯定了强文化是企业制胜之道。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区别在于有些企业的文化属于强文化,有些属于弱文化。强文化指那种很有凝聚力,每个职工都知道企业的目标,并努力为这些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文化;弱文化指那些支离破碎,职工分成不同的派别,各自怀有不同动机的文化。强文化的影响总是积极的影响,弱文化总是消极的影响。

企业文化有五个要素:

(1)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极为广阔的社会和业务环境,包括市场、顾客、竞争者、技术等;

(2)价值观:指的是一个组织的基本理念和信仰,一般以具体的、具有企业个性的言辞表达出来;

(3)英雄人物:具有四个标准-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具有不可动摇的个性和作用;行为超呼寻常,但离常人并不遥远;英雄是通过在整个组织内传播责任感来鼓励全体员工的,并且其鼓舞作用不会随着英雄本人的去世而消失;

(4)习俗和仪式:是在企业日常生活中经常反复出现、人人知晓而又没有明文规定的东西;

(5)文化网络:与企业正式信息或消息传播渠道相平行的一条隐蔽的非正式的沟通渠道。

13、简述《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一书的内容?

企业共有的革新性的文化品质有八种:

(1)贵在行动(2)接近顾客(3)鼓励革新,容忍失败(4)以人促产(5)领导身体力行,并以价值观为动力(6)不理本行(7)精兵简政(8)宽严相济,张驰结合,善于处理矛盾

14、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有何推动作用?

(1)推动了企业跨文化管理和经营          

(2)衍生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行业

(3)造就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员工     

(4)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消费需求

(5)导致了无孔不入的文化经营环境

15、索尔洁公司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的企业应该自觉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注重推行属于服务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管理模式。



第二章 企业文化内容

一、名词解释

1、企业行为文化:是通过全体员工的企业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2、企业行为:指企业员工和员工之间以及企业员工和相关的非企业员工之间“与企业工作相关”的一切交往行为。

3、企业物质文化:是以企业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4、企业精神文化:就是广义的企业精神。

5、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据以进行价值选择的基本观念。

6、企业理念:是企业据以进行事实选择的基本观念。

7、企业精神:指企业员工所有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

8、企业规范与制度:是企业中带有某种强制型的制约员工行为的规则,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9、企业伦理:就是企业道德,表明企业的善恶标准和道德标准。

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的最基本内容或企业文化的第一层要素包含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三大基本要素。

2、企业行为包含企业正式行为和企业非正式行为。相应于企业正式行为的行为文化的具体要素称为显性要素,相应于企业非正式行为的行为文化的具体要素称为隐性要素。

3、企业行为文化的显性要素,集中表现为企业交往礼仪,特别是行为礼仪规范、语言礼仪规范和仪表礼仪规范。

4、企业交往礼仪就是企业员工之间、企业员工与非企业员工之间进行相互交往的礼节。

5、企业交往礼仪的内容仪表礼仪规范、行为礼仪规范和语言礼仪规范。

6、基础要素的子要素: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吉祥物。

7、产品要素的子要素:产品本身、产品包装、服务。

8、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要素包含:核心要素、引导要素、制约要素、习惯要素。

9、核心要素指企业精神文化中起支配作用的要素。

10、核心要素包含: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与(狭义的)企业精神三个子要素。
 

第三章 企业文化评价

一、名词解释

1、价值:作为关系范畴,指的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的结构、需要和能力是否相符合、相统一的性质。

2、价值观:价值观念,指人们关于价值的一定的倾向、信念、主张和态度的系统。

3、企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指人们关于价值的一定倾向、信念、主张和态度的系统,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于企业价值生活和价值选择活动的总结、概括和提炼。

4、以人为本:即“以人为目的”和“以人为手段”。

二、选择题

1、所谓企业文化的性质,指企业文化的优劣(或好坏)性质。

2、企业文化性质的绝对性,就是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我们都可以从整体出发,将其视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劣质企业文化。

3、判断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包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4、优质企业文化必须符合认同性标准。

5、企业文化的个性和企业文化的统一性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统一性是相对于企业文化内部来说的,指构成企业文化的各个部分或要素围绕着共同的灵魂(企业价值观)相互一致与和谐;个性是相对于企业文化外部来说的,指统一的企业文化相对于目标市场和社会大众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企业文化的独特特征。

6、企业文化的优化就是将劣质企业文化优化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将基本优质的企业文化优化为更优质的企业文化。

7、企业优化途径是为企业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8、企业基本价值观是整个系统的最终基础,企业价值评价的最终标准,构成了人们思维和行动的基本的价值选择依据。
 

三、简答题

1、企业文化相对性性质及其表现

企业文化的性质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优劣问题或好坏问题。

表现:

(1)相对于条件的相对性: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条件而言的

(2)相对于时间的相对性: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而言的

(3)相对于地点的相对性: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地点而言的

2、什么是企业文化的绝对性?

企业文化的绝对性就是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我们都可以从整体出发,将其视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劣质企业文化

3、如何理解企业文化标准的两重性?

判断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包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1)形式标准:就是指企业文化在构成形式方面的标准,这种标准不涉及到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2)内容标准:就是指企业文化在构成内容方面的标准,这种标准所涉及到的不是企业文化的形式,而是企业文化的内容

4、简述中国与西方古代关于人性的观点比较?

西方古代哲学:

(1)人的感性需要(感性幸福)更能体现人的本性(自然性),理性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追求感性幸福(2)人的理性本身(道德追求)更能体现人的本性,感性欲望应该受到理性的指导,甚至控制

中国古代哲学:

人性向善的理论与西方哲学中的突出理性本身的人性论相类似,因为向善意味着“克制人的感性欲望”,而突出理性也意味着“克制人的感性欲望”中国哲学的人性为恶的理论与西方哲学中的突出感性需要的人性论相似,因为“为恶”强调的是“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而突出感性需要强调的也是“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有些人性本善,有些人性本恶,有些人性善恶相混,西方古代哲学中不怀疑热是感性与理论的统一体,只是在强调人的本性时有所侧重罢了。

5、简述人性中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内容?

(1)人性中的先天因素。人性中的先天因素主要是人的自然因素

(2)人性中的后天因素。后天的人性论决定于社会环境和人的选择,人是环境的产物

人性作为后天环境影响和自我选择的结果,应该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3)人性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

6、简述企业以人为本的完整含义?

(1)以人为本的两种对象: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本

(2)以人为本的完整含义: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手段

7、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目的?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目的:

A、积极或肯定意识的工作;B、消极或否定意义上的工作;

(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目的:

A、真正以股东为目的;B、真正以顾客为目的;

C、真正以员工为目的:企业应该保证员工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并努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生活条件;企业应该保证员工基本精神生活需要,并努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精神生活条件;

8、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手段?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手段:A、企业努力使社会中各种与企业相关的组织服务于企业

B、企业努力使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于企业

(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手段:A、企业努力使股东服务于企业

B、企业努力使顾客服务于企业

C、企业努力使员工服务于企业

9、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坚持辨正的优化观?

(1)坚持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的统一(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的辨正统一;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辨正统一的基础:以人为目的构成了这一辨正关系的基础)

(2)坚持经济反展与伦理建设的统一

(3)坚持共性原则与个性原则的统一

10、STP夸大其词的产品宣传对中国市场有何启示?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毕竟比较短暂,市场规则尚不完善,企业自律意识也很欠缺,甚至有些企业有意无意地将企业赢利与企业伦理对立起来,从而为了企业赢利,总是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虚假地广告宣传,误导顾客,欺骗顾客,其实真正能够持久壮大的企业总是能具有伦理精神的企业。
 

第四章 企业文化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管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管理的目的无非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使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整合成能够完成组织经济及社会目标的整体。

2、企业文化管理:就是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使企业员工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3、企业文化氛围:就是企业文化气氛,就是企业员工在企业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所看到,所听到和所感受到的企业中一切行为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气氛。

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2、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丛林阶段。

3、20世纪30年代的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弗雷德立克。温斯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亨利。法约尔的“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4、泰勒的管理理论可以看成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经典代表。

5、韦伯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理论。

6、1916年,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7、管理职能理论经营六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8、管理职能理论管理五因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9、行为科学理论大致包括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三个方面:关于人性(或人的需要)的理论、关于激励的理论、关于群体动力的理论。

10、人性理论包含:美国行为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关于“社会人”假说的理论,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于1957年提出的“X-Y理论”,莫尔斯和洛希提出的“超Y理论”等。

11、美国心理学家爱尔德弗提出了ERG理论。ERG分别是指生存、关系、成长三个英文词汇的第一个字母。

12、霍曼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群体模型认为,组成群体的要素包含四个方面:活动、相互作用(信息沟通和行为响应)、思想情绪(群体成员的态度、感受、意见、信念、思维过程等)、群体规范。

13、人,在企业管理中不仅是其核心对象,而且也是最难管理的对象。

14、能否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系统,并有效地加以贯彻,是整个企业文化管理能否实现地关键。

15、在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是提炼“优质”的企业基本价值观。
 

 三、简答题

1、企业管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3)管理丛林阶段

2、泰勒的管理理论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1)最佳动作原理  (2)合理的日工作量原理  (3)第一流工人制

(4)刺激性付酬制度 (5)职能管理原理 (6)例外原理 (7)“精神革命论”

3、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把全部组织活动划分为基本的作业,作为公务分派给每一个成员

(2)各种公务(职位)按照职权的等级原则加以组织,每一职位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由此构成一个层次体系

(3)组织中人员的任用,完全按照职务上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和教育培训来实行

(4)管理人员应该是职业管理者,有固定的工资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5)管理人员须严格遵守组织的规则与纪律,不受任何情感影响,保证规则和纪律的执行

(6)组织中的各级官员必须完全以理性为指导,不带个人的目标影响,没有情感、偏爱、仇视等

4、法约尔的管理责任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经营六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2)管理五因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十四条管理原则:分工原则、权限与责任原则、纪律原则、指挥或统一原则、尊重等级和横搭跳板原则、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报酬原则、集权原则、等级系列原则、秩序原则、公平原则、保持人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原则、集体精神原则

5、梅奥的社会论解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社会人”假说的内容包括:

(1)企业职工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需要友谊、尊重。

(2)企业中除正式组织(如厂部、车间、班组)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如价值观、行为规范、办事原则、信念等)

(3)新型的企业领导,其能力体现在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职工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方面

6、怎样理解“X-Y理论”和“超Y理论”?

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学说称为X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大多数人都天生懒惰,没有抱负,逃避责任,宁愿被领导,他们把个人安全看得高于一切,一有机会就逃避工作,是金钱刺激和外在强制。

麦格雷戈把自己的管理学说称为Y理论,根据Y理论,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一旦拥有了某种刺激(如尊重,爱),人们还会承担责任,解决只有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处理好的问题。

超Y理论是(权变理论)由莫尔斯和洛希提出:蓝领员工更适应运用X理论,白领员工更适应运用Y理论。X理论关于人的理解与“经济人”明显相似,而Y理论关于人的理解则与“社会人”明显相似。

7、激励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需要层次论(2)双因素理论(3)ERG理论(4)成就需要理论(5)强化理论(6)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7)期望理论

8、什么是群体理论?

(1)四要素及八要素论:

四要素:活动、相互作用(信息沟通和行为响应)、思想情绪(群体成员的态度、感受、意见、信念、思维过程等)、群体规范。

八要素:成员的共同性、群体规模的大小、群体与外部的关系、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群体的地位、目标的达成、信息的沟通、领导的要求与压力。

(2)群体行为论:取决于群体领导的技能和其他特性,还取决于群体成员的态度、知识技能,以及群体所负任务的各种特性、群体的结构和内部控制、群体所处的处境及其与高层(组织、社会)的关系。

(3)敏感性训练理论:对于自己的感情、情绪,以及自己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自己同别人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敏感性。

(4)群体动力论:群体领导方式动力、群体组织形式动力、群体结构性质动力、群体公约动力、群体多数动力。

9、怎样评价行为科学理论?

(1)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优点:

因将心理学引入管理理论,从而避免了古典管理理论仅仅依据机械力学来建构管理理论的的局限;在重视主观因素的过程中被看成有感情、有需求、有信念的“社会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

基本局限于从个人(心理)的角度来探讨人,而没有立足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来探讨人,人的认识缺乏完整性和整体性;它对于群体研究还没有上升到企业这一特殊的组织水平,特别是没有将企业作为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的组织来研究,企业尚没有明晰地被看成是一个特殊(作为社会经济单位)的组织,被看成是一个“孤立的系统”。

10、西蒙的决策理论包含的内容?

(1)管理决策论(2)决策过程论(3)决策准则论(4)技术决策论

11、怎样评价管理丛林理论?

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理论便进一步深化了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理性)”的管理理论,并使之更为成熟与完善,具备了真正的“科学”(量化)性质,正因为如此,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理论尽管业包含了关于企业文化的某种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理论象古典管理理论一样,存在着重视物的因素,重视人的理性因素而忽视人的感情因素的特征。

12、怎样理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产生的逻辑必然性?

(1)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A、古典管理理论使最初的肯定阶段;

B、行为科学管理使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否定阶段;

C、管理丛林阶段的管理理论是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这一“否定”阶段的“否定之否定”阶段:首先作为否定之否定的阶段,管理丛林阶段首先表现为对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更高层次上的“回复”;其次,作为否定之否定阶段,管理丛林阶段其次表现为对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的“扬弃”。

(2)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逻辑地位

A、相对于管理丛林时代管理理论上来说,企业文化管理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它扬弃了管理丛林阶段过分注重物和理性的人的管理模式。以及过分注重依据自然科学的量化的管理模式,而保留了管理丛林时代管理理论中对于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视。

B、相对于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来说,企业文化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它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复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于人的管理以及人的情感等因素管理的重视,立足于“文化”来研究人和对人的激励问题。

C、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来说,企业文化阶段其实是对于以往所有阶段管理理论的辨正扬弃阶段:

13、如何阐述企业管理文化的含义?

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的过程,塑造和贯彻企业文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的过程之中。

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形成共同的优质企业价值观系统;实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第一层含义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方式,是实现第二层含义(企业文化管理的直接目的)的手段。

第二层含义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直接目的,尽管对第一层含义来说表现为目的,对第三层含义(企业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来说,则表现为手段。

第三层含义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其最后实现直接依赖第二层的实现,间接依赖第一层含义的实现。

14、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什么?

能否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并有效地加以贯彻,是整个企业文化管理能否实现地关键。(1)必须提炼优质地企业价值观系统(2)必须有效地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

15、怎样提炼企业价值观系统?

(1)提炼的组织:

A、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必须担任这一组织的最高领导

B、企业的其他主要人员必须参与这一组织

(2)提炼的基础:

A、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B、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部联系

C、是企业隶属的行业和企业所产生的产品

(3)提炼的方式:

A、企业的实践经验

B、企业各类人员的价值观

(4)提炼的程序:

A、确立提炼企业价值观的基础

B、企业状况、原有企业文化和员工意向的调查

C、实际的提炼过程

D、评估与修改工作

16、如何以内在方式观察企业价值系统?

(1)以一种引导的方式:A、以目标牵引价值观   B、以英雄激发价值观   C、以表率倡导价值观

(2)以一种激励的方式:以激励倡导价值观

(3)以一种关怀的方式:以关怀培育价值观

(4)以教育的方式:以教育塑造价值观

17、如何以外在方式观察企业价值系统?

制度与规范:以约束保证价值观

企业文化:以氛围营造价值观

18、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和观察企业价值观的关系?

企业文化氛围(企业行为、物质、精神文化氛围)一方面是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的结果;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进一步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的方式;

首先是先提炼企业价值观系统;

然后依据企业价值观系统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塑造企业行为、物质、精神文化);

最后通过企业文化(企业行为、物质、精神文化氛围)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

19、观察企业价值观系统的三种方式内在联系怎样?

内在的方式、外在的方式、氛围的方式三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内在的方式意在让全体员工主动去做;外在的方式意在强制全体员工必须去做;氛围的方式则保证全体员工不知不觉地去做。

企业在提炼企业价值观系统后,必须通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立体方式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以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

20、如何评价海尔集团OEC管理模式的作用?

O-全面的、E-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天、C-控制与清理。全面地对每一个人每一天所做的事情进行控制和清理,从而做到“日事日毕、日请日高”,“总帐不漏相,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A=(F动-F阻)/M,其中,A表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F动表示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包含海尔人经常谈到的三个动力,即基础管理的止退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科技发展的提升力,创国际名牌、市场占有率扩大的推动力);F阻表示影响企业发展的阻力之和(包含海尔人经常谈到的二个阻力,即来自企业内部自身惰性的下滑力、来自企业外部竞争对手的压力);M表示企业的质量(即规模)。

整个斜坡定律表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与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的差成正比,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


本文标签:辽宁自考 管理类 2019年自考企业文化章节重要知识点总结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lnzk.ln.cn

本文地址:http://www.lnzk.ln.cn/gll948/21365.html


《辽宁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