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发布日期:2018-05-23 12:05:25 编辑整理:辽宁省自考网 【字体:

一、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德国是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德、意、法)以后形成的封建制国家。长期以来,德国国家内部城邦林立,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到16世纪以前,德国已有大大小小的城邦300多个。德国有组织的教育是从9世纪开始的。随着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学校基本上为天主教会所控制。宗教改革运动以后,德国的新教和旧教都加强对学校教育的争夺,形成了德国历史上历来重视教育的特点。德国人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世界教育的发展来看,近代西方的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实科教育、师范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大多都起源于德国。

16世纪末,受宗教改革运动兴办学校的影响,以及为了恢复小“邦国”的经济实力,德国各封建邦国十分重视初等教育的普及工作。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各邦国陆续颁布强迫义务教育法令,把学校由教会管理改为由国家管理,开始了初等教育世俗化的过程。1559年和1580年.德国的威登堡和萨克森先后颁布了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竞相颁布了同样的法令。1619年和1654年,德国的魏玛和法兰克福先后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其中魏玛的学校法令规定8-12岁的儿童都要到学校读书。到18世纪.德国最大的邦国普鲁土两次颁布实施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在1717年的法令中.要求为人父母者,须送4~12岁的子女入学,学习宗教、阅读、书写、计算等,违者给父母以严厉的惩罚。在1763年的法令中,要求强迫义务教育从5岁到14岁,违者对家长进行罚款。法令还规定,普鲁士全部大、中、小学由国家举办。这表明,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当然,这一时期德国初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是十分简陋的,一般都设在乡村的教堂或专院附近,教师少数由牧师担任,大多数由地方教堂的看守或仆役充当。就到17世纪中后期,这种学校改称为德意志学校。18世纪,德国的初等学校主要由初等小学(德意志学校)和高等小学组成。

在这一时期,德国中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有文科中学和骑士学院。其中,文科中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科中学系宗教改革时期由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漠创建的文科中学演变而来的。它与初等学校无直接的联系,是为王公贵族服务的。文科中学的任务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一般官员。骑士学院是德国一种特殊类型的中学,主要为国家培养军事人员和外交人员。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神学、拉丁文、现代语言、还有数学、机械学、物理、军事科学、法律、历史、地理、伦理等学科。此外,骑士学院还十分重视骑士技艺,如骑马、舞蹈、角力、射箭等。有时还要参加宫廷舞会,进入公爵府地进行社交活动的练习。18世纪中期以后,骑士学院逐渐衰落。

需要指出的是,18世纪初,随着德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原有的为贵族服务的文科中学不能满足工商业对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工商业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范围,要求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一种新的中学类型——实科中学开始受到重视。1708年,德国虔信派教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1747年,赫克(Hecker)在柏林又开办了一所“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随后,建筑学校、采矿学校、林业学校、技术学院和农业学院等传授实科知识的实科中学在德国的许多城市相继出现。实科中学重视近代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如在席姆勒的实科中学,开设的课程主要以数学、物理学、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等为主,同时辅以绘画、制图等。还有的实科中学还增设建筑、商品制造、贸易、经济等学科。实科中学的产生推动了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实科中学的毕业生也受到工商业界的欢迎。但是,由于德国有着长期重视文科中学的传统,使得实科中学很难获得与文科中学同等的社会地位,学生毕业不能升大学或在政府机关供职。直到1901年改革以后,社会才确认实科中学毕业生具有与文科中学毕业生相同的升大学的权利。

德国的高等学校早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到15世纪,全德国已有9所大学,其中威登堡是著名的大学。这些大学的特点是注重宗教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同时,也开始强调接近实际生活和对学术的探讨。大学开设的科目主要有神学、古典语言和文学、历史、政治学、哲学、法律等。另外一些实用的学科也受到重视,如数学、物理、地理和实验课等。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新的大学也开始出现。1694年,德国创立了哈勒大学。1734年,德国又创办了哥丁根大学。这些新式大学在推动德国的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8世纪后期,德国也开始改变过去教会控制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局面,加强国家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控制。1787年,普鲁士成立了高级学校委员会,负责管理境内的中等和高等学校。很快,其他邦国也仿照普鲁士的做法设立类似的机构。从此,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由国家管理起来,政府中还专门设立了管理中高等教育的部门。

二、19世纪的德国教育

18世纪末,受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和国内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的思潮。泛爱主义思潮是一种强调人类的博爱和人道主义的社会教育思潮。泛爱主义者接受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思想,反对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和健康乐观的人。泛爱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儿童的发展应当是自由的,应当重视儿童身体和心智的发展。在教育中,应当重视儿童的户外活动和游戏。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儿童的理性,重视现代语言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德国著名的泛爱主义者巴西多(Johann Bernhald Basedow, 1723~1790),在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尔》的思想影响下,呼吁要按照卢梭的思想创办泛爱学校(Philanthropium)。1774年,他在德国的德骚开办了一所泛爱学校。学校招收16-18岁的学生,教授农业知识、手工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和劳动教育,采用实物教学法,实施发展儿童本性的教育,并按儿童的程度分4个班进行教学。尽管这所学校仅存在了19年,但在它的影响下,一些泛爱主义者也相继开办了此类学校。1770-1774年间,巴西多还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出版了《初等读物》的小册子,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8世纪末,德国政治、经济都相当落后,国家还没有统一。1806年,普鲁士败于法国。割地加赔款,使普鲁士人受到极大屈辱,社会上下掀起了爱国主义的运动。而这一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的新人文主义思潮,又推动了这一运动的进行,开始了德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新人文主义强调学习和发扬古代希腊文化的一切珍贵、有用的东西,并通过德国古典哲学、文学和历史等文化的发展来振兴德意志精神。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作家歌德、席勒,历史学家尼布尔、洪堡德(Humboldt, 1767~1835),哲学家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探索,推动了德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改革,而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教育上的改革。在教育领域里,领导改革的是当时的新人文主义代表洪堡德。改革首先调整和加强了教育领导机构。1808年,撤消了1787年成立的管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高级学校教育委员会,建立了领导和管理全普鲁士各级学校的公共教育部,洪堡德担任部长。其次,对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重建。改革使德国教育焕发了新的生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初等教育方面,洪堡德特别重视提高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训工作。他一方面邀请瑞士教育家喀尔·席勒(Call August Zeller,1774~1847)到普鲁士办师范学校,同时又派教师到瑞士向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学习。1808年,有17名教师被派往瑞士学习。在这期间,先后去瑞士学习求教的还有赫尔巴特(Herbart, 1776~1841)、第斯多惠(Diesteweg,1790~1866)、福禄培尔(Froebel,1782~1852)等人。这些人回国后,或对德国教育进行改革,或开办师范学校,推动了德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当时德国师范教育的学习科目范围较广,主要有德语及文学、数学、地理、自然、历史、物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还有神学课。洪堡德还对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德国教育形成了双轨制,其中为资产阶级子女办的初等教育主要由预备学校和家庭教育组成,为穷人子女办的初等教育主要由国民学校和职业教育组成。

在中等教育方面,洪堡德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在他任教育部长期间,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1810年,在教学计划的改革上,注重削减古典学科内容,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内容。如原有的古典语法课改为古典名著阅读课,同时把语言、数学作为基础课,并增加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使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更接近于实际生活。在师资的培养上,洪堡德注重对教师资格的认定。1810年规定,凡要担任中学教师的都须通过国家考试,合格者给予中学教师称号。这项措施改变了过去文科中学教师只能依赖僧侣阶层的局面。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重视新大学的建设工作。1810年,在他倡导下,建立起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与一般的大学不同,它不仅重视教学,更强调专门知识的探索和科学水平的提高。该校设立了“讲座制”,在教学方法上不强调死记硬背,重视教授的演讲和与学生之间的探讨。柏林大学的建立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并重的新的局面,成为各高校学习的榜样。不久,一些新的大学也纷纷建立,如1811年的不莱斯劳大学,1818年的波恩大学,1826年的慕尼黑大学等。这些新式大学除重视教学与科研外,还对学科进行了改革,如把原来只属于预科性质的哲学科,提高到同法学科和医学科同等的地位,且居于首位;同时,降低神学科的地位,并减少神学科的课时。

1815年,代表封建贵族和僧侣利益的欧洲“神圣同盟”成立后,德国政治又开始走向反动,德国的教育也出现了倒退。1817年,德国的公共教育部改为“宗教事务与国民教育部”,加强了宗教、教会对教育的影响。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受到严格控制,初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新设立的学科被取消,神学科得到加强,新人文主义运动中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被否定。在中等教育上,文科中学虽依然存在,但性质已发生重大变化。文科中学中所具有的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审查和“纠正”,教师和学生的进步活动受到监督和限制。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也做了较大的改动,古典学科的教学时间增加,自然学科的教学时间普遍减少,后来取消了自然学科的教学。另外,洪堡德时期没有改革的实科中学,在这一时期也受到审查。实科中学增加了古典语言的拉丁课程,实科性科目被削减。以后,又把这些学校改为古典与实科并重的学校——文实中学。至19世纪后期,德国的实科中学实际上已分化为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这一时期,德国的大学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反动势力对高等学校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限制师生的言行,检查教授的讲义,减少大学的学术活动,神学科目和神学教学的地位受到重视。

1848年,德国革命失败以后,普鲁士政府于1854年10月又连续颁发了3个反动条例,强调国民学校和师范学校要以宗教、忠于君主和德国沙文主义教育为基础,要求学校要为宗教生活、职业生活和国家生活服务。国民学校中所有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方法都被取消,包括不允许进行启发式教育。师范教育中不仅取消了文学教学,而且还用相当于法令汇编的“学校管理”,代替了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

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基本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实现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相联合的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德国的幼儿园在教育家福禄培尔的推动下得到较快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也不断增加。这一时期,德国的职业教育受到重视,得到较快的发展。1887年,德国的凯兴斯坦纳在慕尼黑建立了第一所职业学校。不久,各种培训职业学校的教师的训练机构也相继建立。当时,德国职业学校的专业门类较多,有理发、烤饼、裁缝、制鞋、陶瓷、印刷、驾驶、钟表、机械、园艺、药材、音乐等,加上各种各样的专门学校,形成了德国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系统。1847~1881年,仅普鲁士就新建学校达6000多所,其中职业学校和实科学校占很大的比例。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德国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实科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到1882年,在制订的教学计划中,除文科中学外,9年制的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也被承认作为高级中学的类型。1900年,颁布的“基尔法令”终于规定,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的毕业生与文科中学的毕业生一样具有升大学的资格。与此同时,一批以柏林大学为模式的新型的农、林、医、机械、采矿以及其他应用学科领域的高等技术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也相继建立起来。

19世纪末,德国由于强化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成为德国政府鼓吹侵略扩张和抵制民主进步运动的工具。

本文标签:辽宁自考 历史类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lnzk.ln.cn

本文地址:http://www.lnzk.ln.cn/lsl/8320.html


《辽宁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辽宁自考便捷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串讲笔记 > 历史类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日期:2018-05-23 12:28:25  整理:辽宁自考网  浏览(

一、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德国是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德、意、法)以后形成的封建制国家。长期以来,德国国家内部城邦林立,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到16世纪以前,德国已有大大小小的城邦300多个。德国有组织的教育是从9世纪开始的。随着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学校基本上为天主教会所控制。宗教改革运动以后,德国的新教和旧教都加强对学校教育的争夺,形成了德国历史上历来重视教育的特点。德国人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世界教育的发展来看,近代西方的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实科教育、师范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大多都起源于德国。

16世纪末,受宗教改革运动兴办学校的影响,以及为了恢复小“邦国”的经济实力,德国各封建邦国十分重视初等教育的普及工作。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各邦国陆续颁布强迫义务教育法令,把学校由教会管理改为由国家管理,开始了初等教育世俗化的过程。1559年和1580年.德国的威登堡和萨克森先后颁布了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竞相颁布了同样的法令。1619年和1654年,德国的魏玛和法兰克福先后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其中魏玛的学校法令规定8-12岁的儿童都要到学校读书。到18世纪.德国最大的邦国普鲁土两次颁布实施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在1717年的法令中.要求为人父母者,须送4~12岁的子女入学,学习宗教、阅读、书写、计算等,违者给父母以严厉的惩罚。在1763年的法令中,要求强迫义务教育从5岁到14岁,违者对家长进行罚款。法令还规定,普鲁士全部大、中、小学由国家举办。这表明,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当然,这一时期德国初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是十分简陋的,一般都设在乡村的教堂或专院附近,教师少数由牧师担任,大多数由地方教堂的看守或仆役充当。就到17世纪中后期,这种学校改称为德意志学校。18世纪,德国的初等学校主要由初等小学(德意志学校)和高等小学组成。

在这一时期,德国中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有文科中学和骑士学院。其中,文科中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科中学系宗教改革时期由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漠创建的文科中学演变而来的。它与初等学校无直接的联系,是为王公贵族服务的。文科中学的任务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一般官员。骑士学院是德国一种特殊类型的中学,主要为国家培养军事人员和外交人员。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神学、拉丁文、现代语言、还有数学、机械学、物理、军事科学、法律、历史、地理、伦理等学科。此外,骑士学院还十分重视骑士技艺,如骑马、舞蹈、角力、射箭等。有时还要参加宫廷舞会,进入公爵府地进行社交活动的练习。18世纪中期以后,骑士学院逐渐衰落。

需要指出的是,18世纪初,随着德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原有的为贵族服务的文科中学不能满足工商业对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工商业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范围,要求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一种新的中学类型——实科中学开始受到重视。1708年,德国虔信派教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1747年,赫克(Hecker)在柏林又开办了一所“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随后,建筑学校、采矿学校、林业学校、技术学院和农业学院等传授实科知识的实科中学在德国的许多城市相继出现。实科中学重视近代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如在席姆勒的实科中学,开设的课程主要以数学、物理学、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等为主,同时辅以绘画、制图等。还有的实科中学还增设建筑、商品制造、贸易、经济等学科。实科中学的产生推动了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实科中学的毕业生也受到工商业界的欢迎。但是,由于德国有着长期重视文科中学的传统,使得实科中学很难获得与文科中学同等的社会地位,学生毕业不能升大学或在政府机关供职。直到1901年改革以后,社会才确认实科中学毕业生具有与文科中学毕业生相同的升大学的权利。

德国的高等学校早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到15世纪,全德国已有9所大学,其中威登堡是著名的大学。这些大学的特点是注重宗教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同时,也开始强调接近实际生活和对学术的探讨。大学开设的科目主要有神学、古典语言和文学、历史、政治学、哲学、法律等。另外一些实用的学科也受到重视,如数学、物理、地理和实验课等。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新的大学也开始出现。1694年,德国创立了哈勒大学。1734年,德国又创办了哥丁根大学。这些新式大学在推动德国的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8世纪后期,德国也开始改变过去教会控制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局面,加强国家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控制。1787年,普鲁士成立了高级学校委员会,负责管理境内的中等和高等学校。很快,其他邦国也仿照普鲁士的做法设立类似的机构。从此,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由国家管理起来,政府中还专门设立了管理中高等教育的部门。

二、19世纪的德国教育

18世纪末,受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和国内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的思潮。泛爱主义思潮是一种强调人类的博爱和人道主义的社会教育思潮。泛爱主义者接受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思想,反对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和健康乐观的人。泛爱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儿童的发展应当是自由的,应当重视儿童身体和心智的发展。在教育中,应当重视儿童的户外活动和游戏。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儿童的理性,重视现代语言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德国著名的泛爱主义者巴西多(Johann Bernhald Basedow, 1723~1790),在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尔》的思想影响下,呼吁要按照卢梭的思想创办泛爱学校(Philanthropium)。1774年,他在德国的德骚开办了一所泛爱学校。学校招收16-18岁的学生,教授农业知识、手工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和劳动教育,采用实物教学法,实施发展儿童本性的教育,并按儿童的程度分4个班进行教学。尽管这所学校仅存在了19年,但在它的影响下,一些泛爱主义者也相继开办了此类学校。1770-1774年间,巴西多还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出版了《初等读物》的小册子,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8世纪末,德国政治、经济都相当落后,国家还没有统一。1806年,普鲁士败于法国。割地加赔款,使普鲁士人受到极大屈辱,社会上下掀起了爱国主义的运动。而这一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的新人文主义思潮,又推动了这一运动的进行,开始了德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新人文主义强调学习和发扬古代希腊文化的一切珍贵、有用的东西,并通过德国古典哲学、文学和历史等文化的发展来振兴德意志精神。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作家歌德、席勒,历史学家尼布尔、洪堡德(Humboldt, 1767~1835),哲学家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探索,推动了德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改革,而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教育上的改革。在教育领域里,领导改革的是当时的新人文主义代表洪堡德。改革首先调整和加强了教育领导机构。1808年,撤消了1787年成立的管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高级学校教育委员会,建立了领导和管理全普鲁士各级学校的公共教育部,洪堡德担任部长。其次,对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重建。改革使德国教育焕发了新的生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初等教育方面,洪堡德特别重视提高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训工作。他一方面邀请瑞士教育家喀尔·席勒(Call August Zeller,1774~1847)到普鲁士办师范学校,同时又派教师到瑞士向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学习。1808年,有17名教师被派往瑞士学习。在这期间,先后去瑞士学习求教的还有赫尔巴特(Herbart, 1776~1841)、第斯多惠(Diesteweg,1790~1866)、福禄培尔(Froebel,1782~1852)等人。这些人回国后,或对德国教育进行改革,或开办师范学校,推动了德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当时德国师范教育的学习科目范围较广,主要有德语及文学、数学、地理、自然、历史、物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还有神学课。洪堡德还对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德国教育形成了双轨制,其中为资产阶级子女办的初等教育主要由预备学校和家庭教育组成,为穷人子女办的初等教育主要由国民学校和职业教育组成。

在中等教育方面,洪堡德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在他任教育部长期间,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1810年,在教学计划的改革上,注重削减古典学科内容,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内容。如原有的古典语法课改为古典名著阅读课,同时把语言、数学作为基础课,并增加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使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更接近于实际生活。在师资的培养上,洪堡德注重对教师资格的认定。1810年规定,凡要担任中学教师的都须通过国家考试,合格者给予中学教师称号。这项措施改变了过去文科中学教师只能依赖僧侣阶层的局面。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重视新大学的建设工作。1810年,在他倡导下,建立起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与一般的大学不同,它不仅重视教学,更强调专门知识的探索和科学水平的提高。该校设立了“讲座制”,在教学方法上不强调死记硬背,重视教授的演讲和与学生之间的探讨。柏林大学的建立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并重的新的局面,成为各高校学习的榜样。不久,一些新的大学也纷纷建立,如1811年的不莱斯劳大学,1818年的波恩大学,1826年的慕尼黑大学等。这些新式大学除重视教学与科研外,还对学科进行了改革,如把原来只属于预科性质的哲学科,提高到同法学科和医学科同等的地位,且居于首位;同时,降低神学科的地位,并减少神学科的课时。

1815年,代表封建贵族和僧侣利益的欧洲“神圣同盟”成立后,德国政治又开始走向反动,德国的教育也出现了倒退。1817年,德国的公共教育部改为“宗教事务与国民教育部”,加强了宗教、教会对教育的影响。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受到严格控制,初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新设立的学科被取消,神学科得到加强,新人文主义运动中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被否定。在中等教育上,文科中学虽依然存在,但性质已发生重大变化。文科中学中所具有的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审查和“纠正”,教师和学生的进步活动受到监督和限制。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也做了较大的改动,古典学科的教学时间增加,自然学科的教学时间普遍减少,后来取消了自然学科的教学。另外,洪堡德时期没有改革的实科中学,在这一时期也受到审查。实科中学增加了古典语言的拉丁课程,实科性科目被削减。以后,又把这些学校改为古典与实科并重的学校——文实中学。至19世纪后期,德国的实科中学实际上已分化为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这一时期,德国的大学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反动势力对高等学校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限制师生的言行,检查教授的讲义,减少大学的学术活动,神学科目和神学教学的地位受到重视。

1848年,德国革命失败以后,普鲁士政府于1854年10月又连续颁发了3个反动条例,强调国民学校和师范学校要以宗教、忠于君主和德国沙文主义教育为基础,要求学校要为宗教生活、职业生活和国家生活服务。国民学校中所有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方法都被取消,包括不允许进行启发式教育。师范教育中不仅取消了文学教学,而且还用相当于法令汇编的“学校管理”,代替了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

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基本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实现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相联合的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德国的幼儿园在教育家福禄培尔的推动下得到较快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也不断增加。这一时期,德国的职业教育受到重视,得到较快的发展。1887年,德国的凯兴斯坦纳在慕尼黑建立了第一所职业学校。不久,各种培训职业学校的教师的训练机构也相继建立。当时,德国职业学校的专业门类较多,有理发、烤饼、裁缝、制鞋、陶瓷、印刷、驾驶、钟表、机械、园艺、药材、音乐等,加上各种各样的专门学校,形成了德国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系统。1847~1881年,仅普鲁士就新建学校达6000多所,其中职业学校和实科学校占很大的比例。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德国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实科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到1882年,在制订的教学计划中,除文科中学外,9年制的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也被承认作为高级中学的类型。1900年,颁布的“基尔法令”终于规定,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的毕业生与文科中学的毕业生一样具有升大学的资格。与此同时,一批以柏林大学为模式的新型的农、林、医、机械、采矿以及其他应用学科领域的高等技术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也相继建立起来。

19世纪末,德国由于强化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成为德国政府鼓吹侵略扩张和抵制民主进步运动的工具。

本文标签:辽宁自考 历史类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lnzk.ln.cn

本文地址:http://www.lnzk.ln.cn/lsl/8320.html


《辽宁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